淺談美術教師在學生素質教育中主導作用
2017年8月29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3158次
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怎樣認識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美術教師如何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其主導作用?這是一個美術教師首先值得研究的課題。
我認為,小學美術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它能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從認識領域、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全面發展。轉變美術教育觀念,切實將美術教育轉移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通過向學生實施有效的素質型的美術教育,努力提高國民的美術文化素質。因此,我們必須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以普及為基礎,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任務,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手足輕重的位置。
如何發揮美術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一、注重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美術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素質教育的實施,關系到學生質量和素質的培養,提高美術教師的素質,是搞好學校素質教育的關鍵?,F在,我們正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階段,新的形勢給我們美術教師如何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打鐵先要本里壯”、“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具備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水?!币虼?,我們美術教師首先要注重學習,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先進單位的經驗及做法,并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參加進修學習,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以美促德,陶冶情操
重視美術教育的做法與目的就是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學生喜歡參加的美術教育活動,促進德育工作目標的實現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幾年來,我遵循了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發展的根據,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科學地規劃各教育階段的具體內容,根據學生特點,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把思想素質教育融入審美教育之中。讓德育工作通過開展美術活動,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行動快、做得好。如在“迎香港回歸”慶“六一”、“七一”、“熱愛家鄉”等活動中,讓學生動筆繪畫,動手制作,開辟美術作品專樣,推薦優秀作品參賽,取得了明顯效果。張楠楠、朱沙沙等七名同學獲獎,趙強原來是全校出了名的“調皮生”因酷愛畫畫出了名,教師的引導下,使他轉變成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年終被評為“三好學生”。
三、發現人才,重點指導
前幾年,學校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美術教育重視不夠,美術教育往往是一個薄弱環節,造成學生課堂上不注重聽講,而喜歡在書上,作業本上畫些小人物,小動物、小植物,更談不上藝術素質,審美能力,通過學習和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有關加強藝術教育的要求和貫徹執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加強藝術教育的老規定,進一步提高了認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從抓骨干帶全體,抓美術課堂教學促美術課外活動的開展,抓校內小型展示推薦優秀作品,向縣、市以及國家級參賽為突破口,推動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展。同時,學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征得學校領導的支持,購置了美術繪畫工具、模型,并自力更生,師生齊動手,就地取材,親自制作手工作品,并利用雙休日,把他們組織起來,分成若干小組,統一指導培訓,把收獲的“戰果”利用每周和重要節日辦理校報以及舉行優秀書法、繪畫作品展,并向上級文化單推薦,受到一致好評。一九九七年六月在“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中,有2名學生獲銀獎,6名同學獲銅獎,3名同學獲優秀獎。一九九六年張楠楠繪畫的《荷花》獲濟寧慶“六一”少年兒童美術書法大賽優秀獎,本人也相應獲得了鎮、縣、國家級有關部門的表彰與獎勵。
實踐證明,通過開展美術教育,不僅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了素質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競爭、愛好、動腦、動筆、興趣等品質的養成。我體會到了馬克思曾經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這一論述的精辟。美的教育就是對學生加強素質教育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美術教育是在培養“四有”新人,發展的個性、愛好、思維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是促進學校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方面。所以,美術教育師應充分發揮在學生素質教育方面的主導作用,面向全體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確保學生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