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的能力。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又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呢?幾年來,我從事美術教學工作,進行了一些探索,積累了一點經驗,著重注意了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要使學生把自己視角內的事物反映到他們的意識里,就必須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去覺察,去把握各種景物的特征。如講“動物裝飾——雞”一課。不同形式的裝飾是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對客觀事物的豐富性、特殊性的一個反映。那么,首先給學生講清雞的變形,認識雞的種類,強調主要的三個部分:頭、尾、腿。并用啟發式扼要地提示,讓學生發覺、觀察“公雞”與“母雞”的區別表象。然后再對照例畫讓學生細致觀察,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講講自己的看法。從而使自己從雞的不同部位區別“公雞”與“母雞”的特征。同時也注意到了在教學中的審美標準,審美對象及審美手段,應隨社會的進步形式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也應注意把這些溶進課堂。如在教學水彩畫和簡筆畫的同時,讓學生觀察其特點,以及不同服飾的特色和區別。然后對照示范畫,學生就較易理解,就能學會以追求美感的方式去觀察、認識生活。當然,對于審美的觀察并不是目的,還要引導學生把觀察后得到的認識轉化成藝術想象,并運用到美的創造中去。
少兒美術教育
其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的想象能力最主要的是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識的程度出發,引導他們超越現實的生活環境和認識空間,激發他們的思想感情,張開想象的翅膀,大膽設想創造出更新穎更美觀更奇特的畫面。在這一方面,我的具體做法是: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如添畫、組畫、記憶畫、命題畫等練習。充分培養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教會學生運用散發思維的方式大膽創新。把課本內所學到的知識內容拓寬、教活。如在教學“動物裝飾——猴”一課,我便帶領學生去參觀鳳凰公園。讓學生親自看到猴的特點,就把它記下來?;匦:?,老師進行點撥,啟發他們想象猴的各種姿態。同時,我還讓學生把各自的想象在黑板和練習本上畫出動態線,再進一步引導進行豐富的想象。這樣學生興趣盎然,思路也寬了,個個爭先發言。這時,我又進一步啟發學生在背景上想出點子。有的學生說,可以在猴的周圍畫上山;有的說,畫上樹木,樹上有果;還有的說,可以畫上小河,河邊上盛開著鮮花等等。于是,我依同學們所想象的一一畫上。這樣以來,一幅絢麗多彩的猴畫就栩栩如生的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同時以趣激情,以趣生情,既拓寬了孩子們作畫的思維空間,也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開展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學生的表現技能不單是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訓練學生既要動腦,又要動手。通過教師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象表現自己意象的技能。技能也是一種創造和操作功能,對學生發展智力,學會工作十分重要。我主要通過把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相結合來培養學生的技能。如在上次鎮所舉行書畫展裝飾比賽中,有五人次分別獲一等獎,四人次獲二等獎。
總之,從事長期的美術課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有創造性的開展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想象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